公告:
高才生爱读医 两大医学院抢人策略变
5095次浏览
发布者:创富网  2024-08-13

1.jpg

大学联招(JUPAS)放榜,医科仍是最吃香的科目,今年度有367人经JUPAS入读两大医学院医科,中大医学院收生成绩再次胜过港大。大部分尖子倾向选择中大,究其原因是中大学研质素佳,在产学研方面更做出不俗成果,让医科生在毕业后出路多元化,自然获家长及学生认同。


两大医科学额各有295个,中大取录212名中学文凭试(DSE)考生,佔学额72%,亦是连续7年DSE考佔学额70%或以上,并囊括了5名超级状元;反观港大经联招取录155名DSE考生,仅佔学额53%,已连续第9年未达75%目标,只成功招揽3名超级状元。港大指出,75%承诺比较旧,医学院一向择优而录,过去几年基本上已按实际情况改变,不设特别限额,应该再没有这个承诺。

鼓励尖子投入科研追梦


两大抢尖子由来已久,面对中大医学院崛起,2013年时任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曾承诺75%学额经JUPAS取录。即使校方不断将奖学金加码来吸引尖子报读,依然连年无法达标,惟有改为从其他途径,例如争取IB课程和A-Level的高才生,甚至从顶尖运动员入学计划收生,也不愿降低DSE收生门槛。


中大医学院连续多年跑赢港大,除了与中大吸纳了一批蜚声国际的学者任教,科研成果频获国际推许,还在2024年度国际高等教育评级机构QS全球医学院排名再创新高,跃升至第28位,不但成为全港第一,亦位列亚洲第二,令尖子在报读医科时自然首选中大。


除了教研质素外,中大在课程设计上突破固有框框,尤其是2013年推出亚洲首个「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」(GPS)课程,在原有医科课程中拨出学额每年取录20至40多人,除了提供专业医学培训,还会为状元级学生提供领袖工作坊,在科研、人道救援、社会服务和公共卫生行政等不同领域作出培训,安排学生到海外实习和额外进修其他学位课程,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。课程还提供专业领域的导师,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作出指导,让学生在海外实习或进修的增润学年做医学以外想做的事情,从而决定毕业后是否做医生,抑或专注做科研或其他工作。


此外,中大医学院在2019年全面推出学生自主课程,学生在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期间,可安排自己在适合时间进行学习活动,包括到海外院校交流、修读研究硕士课程、参与人道救援等,甚或跨科副修其他课程,如外语,音乐等,让学生觉得课程绝非死记硬背,还别具趣味,甚至鼓励学生在学医过程中拥有多姿多采的生活,甚至可同时追求梦想。

产学研转化增医科生出路


除了课程外,中大医学院历史仅43年,在教学方法并不着重老派式教育,鼓励创意思维,并因应医疗科技进步不断增添新元素,例如积极加入人工智能元素,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去协助诊断治疗,并懂得应对人工智能对医学带来的新挑战。同时,中大校园氛围也富有人情味,师生关系似朋友,让医科生保持着一份人文情怀,待人有礼,耐心问诊,关怀病人心灵。


更重要是,中大医学院在产学研方面做出一定成绩,为教职员和毕业生在行医外开辟多一条新出路。中大汇聚很多国际级学者,让其专心研究,而医学院一方面鼓励教职员积极开设初创公司进行科研,另方面医学院研究中心可招募病人进行临床试验,加快将科研成果转化。该中心在过去十年完成超过150项包括癌病、糖尿病、肝病及心脏病等早期临床试验,不但促成多种新药成功在全球多地注册使用,还成功与中大工程系成立的康诺思腾初创企研发出手术机械人系统,并获港府「产学研1+计划」资助。这些药械不但造福病人,提高手术效率,还有助推动香港创科发展,更为科研人员带来专利收入。


中大医学院成为尖子首选并非侥倖,港大面对招收尖子困难,更应检讨自身课程和校园文化,如何取长补短,才能在未来抢生源时有更大竞争力。